科技巨轮高速运转,当AI与智能制造驱动产业迈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未来时,潜在的资安威胁层出不穷、日益壮大。当AI成为生产力的引擎,CAD/CAM路径、感测数据、跨境API与云端平台皆可能成为攻击破口。从智能工具机内的设计路径、感测数据,到跨国供应链的云端平台,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数据外泄、产线停摆,甚至品牌声誉受损的致命弱点。
本期封面故事将深入探讨AI与资安交织下的产业趋势与政策演进,并揭示智能制造如何在高频攻击中建立网络韧性与多层防护。从美欧政策框架到亚洲场域治理,自生成式AI至资安矩阵平台,我们邀请业界专家剖析未来三到五年资安治理的关键路径,唯有建立具备「网络强韧性」的防御体系,台湾制造才能在全球供应链中稳健前行。
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与地缘政治变动下,波兰正从「德国制造后花园」走向「欧洲新兴前哨站」。凭借稳健的经济
体质、多元区域发展与人口红利,波兰展现强劲韧性,并积极拓展亚太合作。对台湾而言,波兰不仅是欧盟市场
的跳板,更是推动数位、绿能及生技合作的新舞台。与此同时,AI浪潮正改写制造业技能版图,德国以创新职训
模式打造「人机协同」的新典范,对台湾工具机产业的人才培育带来重要启示。本期封面故事以「市场布局」与
「人才转型」双线切入,带领读者看见欧洲新兴市场的契机,以及AI时代下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密码。
近年来,人工智能(AI)掀起技术革命,不仅持续突破算法极限,更颠覆了我们熟悉的工作模式。AI不再只是工
程师间的讨论话题,而是真正走进「产业现场」,成为驱动数字转型的重要核心。根据2025年产业观察,除了
AI技术精进外,「数字虚实整合」成为企业迈向未来、建立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关键。
本期封面故事以数字双生(Digital Twin)在工具机产业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介绍如何让CNC车床等机械设备在虚实
整合中实现实时监控、加工流程优化,并提供企业从设计、试制到质量检验「一站式」的创新资源,带领读者探
索智能制造的全新样貌。
在全球政经动荡、AI技术浪潮与高关税、汇率剧变的多重冲击下,台湾工具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机。
本期封面专题聚焦台湾工具机产业如何从韧性迈向「反脆弱」——不仅能抵御冲击,更能在不确定性中强化自
身。产业龙头积极跨域整合、策略联盟、数字与绿色双轴转型,打造以AI赋能的智能生态系,并结合国际展会、
产官学研资源,深化全球链结与市场布局。在这场产业新革命中,台湾工具机不只是制造利器,更是推动半导
体、电动车、航天等关键产业升级的关键伙伴。让我们共同见证,台湾工具机如何以创新与团结,迎战全球巨
浪,开创产业新局!
根据Aventis Advisors报告,2003至2022年间中东欧并购交易从178件增至1,067件,年均成长率达9.4%。即使历经金融危机与俄乌战争,该地区并购热度不减,2022年创下交易数新高。美、德企业最活跃,并购聚焦软件、工业、金融等领域。中东欧吸引外资主因在于具高技术低成本劳力、优秀人才与完善基础建设,GDP年均成长达6%。
疫情与地缘政治改变供应链格局,使该区以地利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重组首选。波兰、捷克、匈牙利与斯洛伐克等V4国具稳定经济与工业基础,是外资核心投资地带。对台企而言,中东欧是进军欧盟的跳板,其中捷克与台湾交流频繁,为理想投资据点。
赛车运动不仅是竞速场上的较劲,更是各国与各大车厂展现尖端工程技术的重要舞台。国际汽车工程学会(SAE International)所举办的「Formula SAE」学生方程式赛车竞赛,鼓励全球大学生自行设计、制造小型赛车,培养未来汽车产业所需的工程实务能力。目前已有超过 200 支队伍来自 21 个国家共襄盛举,随着环保与技术趋势,主流竞赛已转向电动车,甚至纳入自驾车项目。
台大赛车队正是台湾在这项赛事中参赛队伍之一,由台湾大学学生自发组成,欢迎来自不同学校与科系的学生参与,致力于打造一台台专属于年轻工程师的方程式赛车。虽然在台湾赛车仍非主流运动,但这支学生团队专注于技术研发与工程整合,突破「飚车」的刻板印象,以实作实力奔驰于国际舞台。
印度制造业的崛起和年轻人口红利正推动内需增长,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转移和企业扩张的新兴焦点。尽管印度
工具机市场需求庞大且持续成长,本土生产仍无法满足内需,高度依赖进口,为台湾等外国企业提供了机会。
接着进一步探讨印度工具机产业的聚落分布、政府政策支持,以及台湾工具机业者在印度的布局策略与市场观察。
这些策略着重于在地化生产、人才培育、掌握产业趋势与谨慎评估风险,以期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人型机器人相比于工业机器人,拥有更高阶复杂的感知交互系统,包括感测模块和相关软件(导航技术、智慧决策等)。更需具备语意理解、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能力,来实现人类赋予它的任务,更期望它能响应人类对它下的指令,因此人型机器人需要强大的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动作能力。
人型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在感测、决策和运动三个面向,相较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是更复杂的系统,制造难度更高。近来在LLM和GAI的引入,机器人可以透过模仿学习,执行各种复杂的任务,这让机器人自身的决策难度大幅降低,若机器人本身一些硬件持续优化,很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升级与服务业创新应用的工具。
工具机产业走过2024年的全球经济动荡,面对地缘政治、区域战争、日圆贬值幅度胜过新台币等多重因素与竞争者压力等挑战,使得产业未来之路更加充满不确定性;而美国总统大选落幕、川普重返白宫势必又将迫使业者考虑新的布局策略。
本期封面故事始于2025年全球经贸局势之分析,洞察工具机产业发展趋势,并就转型升级、寻求合作、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建议,期协助业者展现韧性跳脱市场无常之累,迈向永续稳健之道、展望2025。
川普以312选举人票获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其竞选政策中有关汇率和关税的变动对我国工具机业有密切关联。虽然具体的税率制定尚未明确说明,但若美国提高进口关税税率、引发美中贸易战,将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稳定性,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 本期封面故事将探讨美国经贸政策走向,并分析美中双方彼此的贸易角力对于欧洲、东盟与台湾等地区在短期内与放眼长期的影响,同时在如此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局势中提供布局建议,把握新商机。
拓朴优化技术(topology optimization)是近30年内提出的结构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运算自动生成结构的优化,大幅降低设计变量使用量。2000年初开始引入工业界,率先导入的产业是航天与汽车等特别讲求结构轻量化的产品,而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应用在工具机的结构设计上。 本文针对绿色节能工具机轻量化设计技术进行实务应用说明,由ISO-14955绿色工具机规范中分析工具机设备所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为从事金属切削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为主,因此降低移动件结构的重量除了可以有效减少马达在加工过程中的驱动电能,甚至可以有效降低马达规格,减少能耗。 在国产工具机产业已建立起的大量出口市场基础下,期望藉由设计技术的导入深化藉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提升工具机产业的开发能力,精确针对高阶专用机需求进行客制化开发,同时导入ISO绿色工具机设计规范,目标是保持台湾工具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AI热潮持续延烧,正对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而作为工业之母的工具机,能否在这股技术浪潮中借力使力,使产业实现加乘效益,将成为未来关注的焦点 AI技术的优势在各行业的展现不尽相同,
而在工具机产业,其主要优势包括能透过数据分析提升工具机的效率和精度、利用监控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透过预测诊断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和维护成本等。
AI技术为工具机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机遇,其应用将推动生产过程的全面智能化,进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并开发新的商业模式。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此趋势,并藉由技术合作和内部人才培养来
实现AI技术的应用与有效落地。在可预见的未来,工具机产业将不仅仅是制造设备的供货商,更有可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