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传讯给MAonline
线上阅读

解析韩国
2022-12月 NO.146

韩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东亚峰会的创始国,也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且由于与国内产业范畴高度重 迭,因此和同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有着相当程度的竞争关系。韩国工具机集日本的精华,欧洲工具机的先进 理念,和拥有长久发展历史且质精价美的台湾工具机常在国际市场上狭路相逢、互争买家青睐。在这产业转骨 的时刻,也期望台湾工具机能抓住绿色趋势并掌握数字转型契机,和台湾半导体产业一样发挥自身的专长优 势,在全球工具机的竞争版图中华丽变身,擦亮MIT招牌。

义大利转型4.0 Transition 4.0
2022-11月 NO.145

义大利经济发展部2017年推出「工业 4.0」(Industria 4.0)计画强调于数位科技上的投资。2022延续推出 「转型 4.0」(Transition 4.0)计画,除鼓励原有有形资产设备投资,如智慧机械、控制系统,以及无形资 产如人工智慧、3D列印、应用程式等项目之外,最重要的是鼓励在绿色科技与产品设计的研发与创新活动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是一种涵盖多产业、多议题的作法。有鉴于数位与创 新人才短缺,「转型 4.0」特别着重在数据科技、人机协作、物联网、企业流程整合,与资安等五大领域人才 培训。

绿色价值链
2022-9月 NO.144

從逐漸嚴格的環保要求告訴我們,綠色製造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國際趨勢,機械產業作為工業之母,更該從自身 發展氫能技術,根據「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圖」規畫,將以淨零為目標,發展混燒與專燒氫氣的燃氣發 電方式,並逐步取代以往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以有效降低碳排。在機械業生產與應用方面,鋼鐵產業則 可利用氫氣治金、鋼化聯產及使用藍綠氫以降低製程碳排。

歐盟的業者在研發部分,主要投入在工具機的能源管理上,積極研發降低能耗的功能或機型。其中較知名者為 DEMAT計畫,該計畫為工具機在循環經濟的一部分,主要內容為研發輕量機械結構提升最大產能,這些材料主 要用於打造機械結構,要求較高的剛度和減振比,以確保其穩定性、生產率和精度。同時透過將製造工具機所 需要的金屬材料降低50%,且必須100%可回收,以最小化環境衝擊。

绿色工具机 Green Manufacturing
2022-8月 NO.143

为因应全球气候变迁并致力于环境保护,目前已经超过130个国家宣示或规划于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转型,国际大厂也纷纷加入净零转型的行列,并逐渐要求合作厂商减少碳排放。本期封面故事将带您观察指标性大厂DMG MORI如何在2021年达到碳中和。第二篇由逢甲大学AI自动化生产研究团队提供案例分享,基于AIOT智慧工业物联网平台框架的解决方案,可以协助中小企业轻松盘查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一个优化能源管理流程的有效方法。以及第三篇则是分析ISO 14955 series为工具机专用之能耗量测及设计改善标准,提供工具机业在能耗设计方法及能源量测方法有参考之依据。最后一篇将带读者透过产、学、研各界动态了解台湾净零排碳路径,进而思考新趋势所引发需求的消长变化,整合技术以提升产业韧性,才是巩固台湾工具机永续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美国脉动
2022-6月 NO.141

美国工具机产业是这波疫情冲击下受创最深的产业,然而市场认为,未来类似突发性的黑天鹅事件恐将成常态,因此包括智能机械、工业4.0等仍是未来工具机业者不变的发展趋势。2021年拜登政府提出印太经济架构,不同于传统FTA的关税减免,印太经济架构是替未来数字贸易协议铺路,合理推测印太经济架构为美国重返亚洲,并准备从数字领域制定标准的前奏。

东南亚枢纽 新加坡
2022-6月 NO.141

由新加坡发起的「东南亚制造联盟」,主要特色为井然有序、明确分工的工业区规划,例如马来西亚以电子制 造为发展主轴、越南与泰国除原先的纺织传产业外,近年来电动车的投资逐年成长,新加坡则为市场进入枢 纽、高科技发展中心。使得外商进入东盟时较容易形成明确布局策略,身为盟主的新加坡自然掌握相当话语 权。对工具机产业而言,星国市场不大但至关重要。

解析中国十四五 智能制造
2022-5月 NO.140

中国新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主要在解决智能制造发展上面临的问题,包括:智能制造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等。 中国身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以「1+N」政策体系引导达成双碳目标。

德国工业4.0先驱
2022-4月 NO.139

德国为全球第二大工具机生产国,根据工研院产科国际所预估,2021年德国工具机产值11,011百万美元、出口值7,377百万美元、进口值2,255百万美元、消费额6,061百万美元,皆名列全球前三。德国工具机技术执世界牛耳,也代表未来工具机技术发展趋势之走向,加上德国与台湾都是中小企业占比高,且由家族经营居多,导入工业4.0的背景与台湾非常相似,在全球环境中也都面临类似挑战,故德国发展工业4.0的现况与趋势,值得台湾借镜与学习。

亚太经贸
2022-3月 NO.138

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正式启动,为全球涵盖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而台湾却被摒除在外;虽然台湾已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但在悬而未决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韩国的经济新关系很容易让台湾产业在全球竞争下腹背受敌。而美国透过印太战略的布局宣告重返亚太区域,期望逐步推动印太经济架构(IPEF),以制衡中国于全球经贸的影响力,台湾该如何在复杂的竞合关系之中,续保产业竞争力寻求突破,将成为关键议题!

展望2022 虎跃新程
2022-1-2月 NO.137

回顾2021年,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发一年后,虽然全球仍受变种病毒威胁,但随着疫苗普及化,民间经济活动重启,辅以各国政府的大型刺激政策,让欧美等先进国家经济迅速复苏,制造业生产与投资活动热络。根据IHS Markit机构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成长预测值为4.28%,台湾采购经理人对2022年展望也秉持乐观态度,但病毒威胁、塞港缺料未解、原物料价格引发的通货膨胀隐忧等,经济前景仍有相当不确定性,如何提升利润率才是2022展望的关键。

电动车商机
2021-11-12月 NO.136

2014年,欧盟正式设立全球最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控制目标,目标要求2021年所有在欧盟范围销售的新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7%。在国际减碳共识下,电动车浪潮席卷全球成各界关注重点,知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2030年开始电动车占比将大幅提升,至2040年估计达全球车市之55%,超越传统燃油车之占比,正式迎来电动车时代,间接引领工具机产业展开新布局。

碳关税效应
2021-10月 NO.135

根据世界竞争力论坛(WEF)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是全球不可避免的重大议题,做为全球对抗气候风险的领头羊,欧盟于2019年底率先公布《欧洲绿色新政》,并于2021年正式通过《欧洲气候法》,将在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并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其中,「碳边境调整机制」 引发各国政府与产业界高度关注,该机制要求进口欧盟的产品皆须负担碳排放成本,希望借此促使各国制定积极的减碳政策,进而实现净零碳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