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传讯给MAonline
封面故事
碳关税效应
2021.10.13∣浏览数:795

整理 编辑部

根据世界竞争力论坛(WEF)发佈的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是全球不可避免的重大议题,做为全球对抗气候风险的领头羊,欧盟于2019年底率先公布《欧洲绿色新政》,并于2021年正式通过《欧洲气候法》,将在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并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目标。

其中,「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引发各国政府与产业界高度关注,该机制要求进口欧盟的产品皆须负担碳排放成本,亦即未来进口欧盟的产品,若无相对应的碳定价机制或减碳政策时,将可能面临较高的财务成本,希望藉此促使各国制定积极的减碳政策,进而实现淨零碳排目标。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上路
牵动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


中华经济研究院 绿色经济研究中心 温丽琪、周雨蓁

近来极端气候事件频传,「减碳」迫在眉睫,若不採取严格的减碳规范,将对人类生活或生存造成极大危害。有鑑于此,各国纷纷推动绿色新政,从传统的环境手段转以经济手段(如碳税、碳排放交易市场、环境永续分类标准等),希望藉此加强各国减碳力道,朝2050年淨零碳排放迈进。

欧盟是全球推动气候变迁政策的先驱, 其于2019年底公布《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并于今(2021)年6月正式通过《欧洲气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将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以及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中长期减碳目标纳入其中,赋予法律约束力。为达前述目标,欧盟执委会更于今年7月14日提出涵盖气候、能源、建筑、交通运输等面向的「55套案」(Fit for 55 Package),其中一项引发各国政府与产业界高度关注的措施即为「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Bo r d e r A d j u s tme n t Me c h a n i sm,CBAM),该机制要求进口欧盟的产品皆须负担碳排放成本,亦即未来进口欧盟的产品,若无相对应的碳定价机制或减碳政策时,将可能面临较高的财务成本。
.
.
.
.
.
.
文章未完...

阅读全部文章
请下载完整PDF-第38页 
点我下载!

台灣美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