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名人會客室
达佛罗展现迈向下一个十年利器 张锦锋:「全面数位化、智能化 提高高阶五轴全球市占率」
2021.04.14∣瀏覽數:848

达佛罗展现迈向下一个十年利器

张锦锋:「全面数位化、智能化
提高高阶五轴全球市占率」


陈寰宇

当2021年因为疫苗问世,各国正陆续迎来景气反转之际,台湾工具机产业却苦于原物料、运费高涨与交期不定,无法应付疫情后急单需求,强势新台币汇率更是业者心中永远的难。工具机大厂达佛罗公司董事长张锦锋不仅趁此时扩厂,提升五轴加工机产能,还将成立美、欧应用技术中心,加速达到2025年全球市占率10%目标,并强化下一个十年所需数位化、智慧化能力。



达佛罗股份有限公司(BUFFALO MACHINERYCO., LTD)总部目前落脚台中大雅区,并非传统中部机械产业聚落核心,但董事长张锦锋比起同业更愿意提早投入工业4.0革命(Industry 4.0)的原因,或许可归功于他不仅拥有电机背景,长年钻研行销策略,却选择投身机械领域创业,更能掌握跨域机电整合的Domain knowledge;加上从创业初期的贸易商角色切入生产制造,深入配合终端加工客户需求,建立数位化智能监控技术,在工具机产业的崛起之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身兼达佛罗公司行销处经理与总经理特助陈映臆回顾,该公司从1979年创业以来,首先专营台湾金属切削加工中心机外销北美市场,便因为接受美国友人建议,「Buffalo」代表强壮有力在当地很受欢迎,而决定以此为公司英文名, 取代多数公司以中文名取其偕音为英文名称,不便访客深记公司名之缺点。

孰料2 年后便遭遇美方要求台湾等工具机生产大国必须配合VRA条款的出口配额自愿设限制度,让达佛罗顺势转往欧洲市场发展,并在1983年将工具机品牌更名为MICROCUT(精密切削),较容易为欧洲人接受,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优质机台,着重与经销商、终端客户的关系,至今约有60~70%营收来自欧美,其他市场约占30 %。

然而,经过累积多年出口贸易经验,让张锦锋发现只销售别人生产的CNC工具机很难控制品质,售后问题层出不穷,所以1997年便下定决心购地盖厂生产,自创二~三轴标准机种品牌,正巧符合当时各国工具机从手动转型为CNC教导式的阶段性需求,使用者只要曾经操作过传统工具机经验,以手动拖曳过设定路径,或透过对话式介面输入尺寸等参数,电脑就会自动编程,或储存供下次加工使用,一般经销商就能提供软体之外的服务。

直到2012年产品成功组合升级后,高阶五轴工具机开始成为达佛罗的销售重心,更突显CAD/CAM软体系统重要性,必须自主培训技术人员去支援经销商,提供完善售后服务;并忠实反映终端客户真正需求,来改良机器设计、制造流程。由于习惯选择具备技术背景的经销商,也让达佛罗专为欧洲市场研发的工具机特别加入许多当地客户喜欢的欧系元素而畅销,2008年便发表了自行开发的智慧型铣床,针对机械智能化功能需求取得各国不同专利,包括增加主轴及轴向热膨胀补偿、最佳去除率、振动监控、高速切削等特性的工具机。



但面对欧洲市场对于MIT台制工具机品牌的既定印象,便是价格永远比欧日系机种便宜20%~25%。让张锦锋决定改变品牌行销策略,自2017年打造「AXILE」为名的全新高阶品牌,专攻欧、美地区高速高精度三轴及五轴加工中心机市场,也在位处欧洲中心的克罗埃西亚设立发货仓储和服务据点,训练了10余名技师快速支援欧美市场客户服务,忠实反映终端用户需求。

同时依智能化技术导向,满足汽车、航天、航太、模具和医疗等产业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推出一系列符合工业4.0解决方案,包含完整的高阶五轴机系列产品;自行研发智能监控软体,共计取得及申请42项智能监控等技术专利,符合数位智能自动化高效机具诉求;强调可协助客户真正提高生产效率、利润,而不仅止于cost down,使之高阶五轴同动加工机成为亚洲排名第一,依数量计全球仅次于德国DMG、HERMIE及瑞士GF+的第四大品牌。

采行自主研发技术,达佛罗陆续发表工 业4.0智能加工监控系统


张锦锋也坦言:「由于出身学术背景,让他习惯每次创新技术都先以论文形式发表,待取得更多学者认可,符合国际标准后才开始申请专利、制造,至少耗时6个月以上。」就连自己过去取得博士学位的论文便以热补偿为主题,又不必像日系厂商在螺杆轨道上
注水冷却的模式,既浪费空间,也不符合欧洲客户简约设计的使用者习惯。

达佛罗首部自主开发的高速加工机,便为了维持精度、可靠度和操控性能,而推出一系列结合热补偿功能机种,早在13年前即发表专利智能加工系统(SMT)来整合高速、高精度五轴同动加工所需的自动监控和精确补偿技术,提供具有高可靠性的预诊系统,可用来改善AXILE系列机种加工的工法、精度,降低振动、热变位等影响,延长刀具寿命或执行刀具管理等功能,确保达到加工最佳化。

另因应当今制造商正面临许多挑战,竞争激烈的市场、不断增加的成本以及劳动力短缺,制造厂商需要更为弹性、灵活的制造方式来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经过多年酝酿后,达佛罗2018年正式将该公司近年来成功研发上市的i4.0智能监控系统定名为「ART」,旨在协助加工业者实现24/7全自动化产线,避免无预警停机,迈向智慧工厂;更以先进创新价值,连续荣获台湾精品金质奖肯定,充份展现该公司在工业4.0领域不断突破与创新的实力。

陈映臆进一步指出,该系统系透过安装于高阶高速五轴机种AXILE即时监测、记录机器的能源消耗功率、使用的零组件耗材寿命、液/气压流体状态等数据,并搭载达佛罗自行开发的物联网、AI功能感测器搜集数据,再上传到ART系统分析、预诊机台运行状态并产出报告,以提高机台可靠度。张锦锋强调:「此是现今工具机监控点最完整系统,远优于其他竞争的监控平台。」

因此让操作人员(operator)能透过简单易读的平台介面即时监控,安排预测性维护服务,及早更换零组件或排修,提升产能与减少人力;进而预先通知或连结ERP系统,自动采购零组件及耗材,通知供应商及时送货,缩短意外停机排修或待料时间。管理者(Manager)也能借此减少因故障而产生的营运风险,规划厂区能源管控与成本计算;进而透过行动式载具做出正确决策,优化产线、计算最佳交货期而即时报价抢单,不再只靠经验,就能提高组织盈利效率,成为摆脱市场低价竞争的有效途径。

张锦锋说:「过去机器如果出现损坏零件,必须停机更换及等候供应商送料的时间快则几天,多则1~2个月。」,现在有了ART监控技术,在零件损害前2周就会提醒排修,也让客户惊艳。

值得一提的是,为因应不同市场客户要求搭配多机或加工更多样少量工件产线,近年来达佛罗还从单机自动化加入仓储物流和弹性制造系统(FMS)上下料的全方位智能五轴自动化系统,促使同部机器主结构可灵活运用,延展出多样的自动化产线配置设计,除了可变化出各式不同托盘数量和尺寸大小等配置递换,还能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交换加工件盘面,扩充至更多托盘、储存空间及工作站,采用从后方送料、前方加工设计,也较不受限制,符合使用者习惯。再搭配ART智能监控系统用于迈向工业4.0时代的智慧工厂(Smart Factory),预计可提升30%~200%产能,强化竞争力和获利率,适用于航天、航太、模具、医疗产业。

目前达佛罗还可提供使用OPC UA通讯协定、透过umati共通介面,与不同品牌机种连结整合,方便客户管理工厂,未来也不排除加入Turnkey整线/厂解决方案,但会专注于提供数位化、智能化的智慧制造最佳设备解决方案;同时在内部电控及软体部门已建置强大团队,也会定期召回国内外经销商进行教育训练,提升数位化服务支援能力,倘若有其他设备厂商提出需求,也能在不同单机上安装达佛罗的ART系统,强化其性能。

趁景气反转顺势扩张
超前部署下一个十年


陈映臆表示,其实工具机产业2020年下半年已逐渐回温,今年2月底已将旧厂之一打掉,扩建的大雅五厂也依第一期计画动土,将投资逾新台币6.5亿元,提升五轴加工机产能,估计2022年4月竣工、6月启用。张锦锋表示:「该厂除了纳入智慧绿建筑思维,包含地上两层高17m的钢构建筑,采用热交换器回收冷气,避免CO2超标,以及PM2.5的空气监测连动智慧型空调设计,还将遵循工业4.0架构,实践数位化生产目标。期待未来也能在所有厂区都导入数位化生产作业流程,直接与工具机大厂较劲,预估3年后再启动第二期扩厂计画,顺利于2024年达成全球高阶五轴机市占率10%目标。」

达佛罗今明两年陆续在北美、西欧成立技术应用服务中心,进一步于当地推广品牌,就近搜集切削材料等使用者资讯,比起传统经销商服务模式更快速、精准地即时解决当地客户问题、提供打样服务;经搜集客户反馈资讯、使用习惯而持续精进,客户也会更信任达佛罗公司可预测诊断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而开发次世代机种,提升认知的品牌价值,愿意接受更高售价,而不必屈就MIT机种先天上就比欧日系品牌矮一截的困境。

陈映臆表示,未来达佛罗朝向下一个10年的目标迈进,将扩大提升数位化、自动化能力,才能解决用户人力及成本问题,利用可预诊监控功能即时修正工法,或用来降低售服、库存备料成本。即使发生如2020年初爆发的全球COVID-19疫情,导致许多人需要隔离在家上班,产品也能提供用户远端监控及管理厂区自动化生产线之功能,客户即使在家上班亦可有效监控管理产线,完全不受影响。



台灣美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