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剧,这波逆全球化潮流迟迟不退,造成工具机产业景气仍然不振,相关制造业者只能蹲低马步练功,分别投入数字化转型升级,或藉开发高阶五轴机种筑底。而和昕精密科技则可扮演关键零组件的最佳后盾,不仅能提供所需高精度数控分度盘产品,也期盼结合多年来与欧系大厂合作的反馈信息,重温与台湾厂商并肩研发的感觉。
文 ◆ 特约记者 陈寰宇
经历美中贸易战火与疫情冲击后,目前还有能力留在中国大陆,与当地供应链短兵相接的加工业者,更需仰赖五轴加工最重要的优势:提升加工精度、生产效率与减少加工时间。工具机暨零组件制造厂商也要加速转型升级,才能应对国际对于战略性高科技货品的重重管制,同时满足各地厂商希望透过加速升级转型,以替代进口高阶机种的急迫性。
在台湾长期以生产高精度数控分度盘为主,协同全球工具机产业朝向五轴加工升级转型的和昕精密科技公司总经理魏煜成便指出,虽然该公司今年(2020)二、三月间也受到疫情影响年后复工,所幸因为内部采用较高价的德制轴承、日系钢材,并坚持于台湾研发及生产,提早消化订单,来自供应链断料影响并不大。
就连远在德国的工具机客户,年初也先经过e-mail确认和昕并未采用大陆厂商供应零组件、物料,同时提高德国、台湾两地代理商的安全库存量,得以维持3个月内交货的速度无虞之后,才进一步向和昕追加订单。他认为:「无论现今台湾制造业遵循『just in time』原则的精实管理制度如何演进,确保信息流快速精准传递,还是很重要!」即使接下来疫情蔓延到了欧美地区,导致订单略有迟缓,却未取消。加上和昕自制率程度高,这段时间大多可用来排修、保养设备为主。虽然目前多国展会纷纷取消、参(观)展者却步,也可以投入更多心力专注于研发远程调校、AI(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以协助供应链及客户在这段时间练功升级,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和昕对内靠研发固本 不惧外在风雨飘摇
归功于魏煜成研发出身的背景,早在他1999年硕士毕业、2000年进入由父亲魏武雄自1993年承接朋友经营,亏损连连的母公司潭兴精工之后,就发现该公司系以生产仿制日系领导品牌的分度盘起家,产品精度竟然常与型录不同,于是他亲自带领研发团队投入,开发模拟误差的计算机程序、斥资数百万元添购检验机台等,以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在短短1年内便将数控分度盘精度从50弧秒改进为15弧秒(arcsecond)。
凭借质量提升带动业绩成长,魏煜成成功超日赶欧,将台湾制造工艺的质量推升至国际水平,成为五轴加工的利器。在2001年欧洲展会上,瑞士客户注意到潭兴的分度盘质量不差、价格又只有日系产品8折,所以当日本厂商供货不及,就立刻就转向潭兴下单,得以自17年前(2003)便打入全球工具机产业最先进的欧洲市场,获得长期采购订单。接下来随着大陆工具机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大增,一举在2002年顺利进军大陆市场,终于让亏损10年的潭兴精工摆脱市场削价竞争的窘境,在2004年转亏为盈。
2008年初甚至有德国工具机大厂,为了寻找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亲自来到台湾,透过贸易商辗转找上潭兴,供应五轴加工机分度盘。魏煜成坦言:「当时收到客户一次下单6台原型机,远超过以往只有1~2台的纪录,着实让他吓了一大跳!」光是开发成本就需要上千万元,若失败将付诸流水,但他仍决定要放手一搏。虽然之后半年的开发期间,因为无法达到预估精度值,曾让他备感挫折,直到交货时间将届,勉强将产品送到德国测试3个月后竟意外达标,他才了解因为机型放大,原先以为无法达目标误差仍在合理范围内。
在产品达标而获得信任后,德国客户开始放手下大单,首批订单就是年产100台,非当时年产仅有50台产能的潭兴可负担,只好向客户承诺将利用先前买下的厂房,打造专用生产线来全力提升产能。魏煜成此时也因为急欲改善公司治理,而决定自荐主导该产线计划,最后终于成功说服父亲,正式成立公司;并在2011年受邀参与台湾工具机M-team联盟,藉由精实生产,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2012年魏煜成开始主导业务,2013年日商测试和昕分度盘的蜗杆/蜗轮磨耗程度,竟更胜日本知名品牌,于是自2015年起,便创立自有品牌「HOSEA」,持续专注于高阶产品创新与品牌推广;并在2018年初完成股权移转,正式自潭兴独立。
如今和昕已站稳脚步,在终端市场定位与潭兴完全区隔,欧洲、大陆市场占比各半,又将主力置于欧洲中高阶产品。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已有许多意大利、日本对手的客户因为交期太慢,而开始思考转单给成功打入德国市场的和昕产品;未来只要客户愿意支持,魏煜成甚至也不排除再投入开发专用产线。
引进欧系客户质量要求 和昕反馈经验不断淬炼
魏煜成希望能反馈这几年在欧洲市场学到的知识、经验与台湾客户分享、淬炼,才会持续进步,至少提升品级、价格达10~20%以上,而有效增进台制产品性价比。他进一步分析:「德国客户通常从信任彼此开始合作,日本则是从不信任出发,要先做5年朋友才开始作生意。在两岸市场应先从推行日系理念开始,再逐步引进欧系作法,提高合作价值!」
例如曾有德国客户认为,交货验机应该从最核心的零组件开始,后续出错机率就会更低。和昕便不惜斥资,将原本用气泡水平仪检测的方式改为电子式水平仪,让客户看到其决心后,愿意指导更多技术!另有其他德国客户要求的是性能稳定、可靠,坚持前期生产、组装工艺更重要,精度只须符合公差统计的常态分布范围内;甚至只须转台寿命维持2年内不坏即可,既能快速回收投资报酬,又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有别于台湾客户更重视的是新机出厂时的公差精度,较为严苛且不合理,到了现场才靠控制器、光学尺补偿精度,也难以实现长久的可靠度。
此外,依魏煜成观察,德国工具机厂商虽然在展场上发表的均属平价标准型机种,但几乎所有买家都会自行加入选配功能,以满足专用领域需求;台湾客户则会在「性价比」上,重视价格多过于性能。尤其现今五轴数控分度盘在台湾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客户只要选用价格、等级一目了然的品牌零组件,就能准确评估整机合理价格,甚至直接采购欧、日系产品,很容易就落入价格竞争的红海。
和昕多年来则始终坚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高阶路线,借着维持与提高品牌形象来取代价格竞争,而非承接所有订单,或为了赶订单而忽略质量;否则,若仅配合客户盲目追求cost down,既无法做出足够差异化,且下次客户再找到更廉价的供货商,还是会离开。曾有同业想降价15%抢下德国客户,所幸靠着和昕长期经营的优良服务质量留了下来。
因此,魏煜成也从中发现,若不想被价格牵制、维持与客户长远关系,就要加强稳定质量和服务。「像现在客户一说要开视频会议,就要知道有状况发生,须先把测试报告做好,也要让客户愿意信任和昕的报告、调校结果,并开诚布公讨论,才能纳入协同规划开发。」魏煜成说,若客户愿意改用和盺产品,该公司就能利用过去30几年来累积的丰富精密加工经验,及依此建立的完整数据库,因应多种不同需求和客制化规格,开发最适合的产品,所以认为先有目标很重要!「但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台湾工具机厂商也不知道客户要的是什么,往往开不出规格,不知该交由业务或研发、设计部门主导?」魏煜成建议想投入制造五轴加工机的客户,应该先设想好要卖给谁或产业,同时须找到真正有心合作、携手前行的伙伴。「唯有了解终端客户应用很重要,才能把机器做好!」
不忘共同研发初衷 盼重温并肩作战感觉
魏煜成自己在台湾中上游供应链,则一直希望能找回过去与工具机厂商共同研发的感觉,毕竟产业是大家的,希望业界都能体会到不必自珍,展示出最新的先进技术对大家都有利,才能有更广阔合作机会。莫要像他曾与南韩客户合作开发转台,对方却总是讳莫如深,最后虽然和其代理商沟通,强调此非绝对机密,已有过成功开发经验,却还是无法说服。魏煜成认为:「工具机与零组件应该是协同设计伙伴,而不希望将产品开发流程一刀切!」
身为整机厂重要的转台供货商,魏煜成还曾受邀一起去上国际大厂HEIDENHAIN、Renishaw的训练课程,以共同解决问题。否则,在转台里最强固的零组件通常都拚不过最弱的,却都是缺一不可,当彼此都自认精度没问题时,就很难在最后组装阶段愿意互相迁就。
魏煜成表示,其实零组件厂商导入德国工业4.0概念,搜集终端大量信息的心力不输整机厂。目前和昕不仅可提供五轴加工所需转台和远程监控系统,透过工具机厂商反馈信息,顾好零组件质量之外;也曾与工研院合作,在自家机台上安装传感器,既可观察厂内欧日系设备加工状态、精度变化,也能链接旧机器搜集信息。最新开发的卧式滚子凸轮交换台及分度盘云端智能服务技术平台,更可协助国内外客户,共同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机型。
和昕也将每样零组件都标记编号,以方便客户选型、追踪,搭配不同规格「菜色」来调整性能,即使从高阶规格下放到经济型产品,也比较容易快速建立能量。当台中市近年来配合推动航天智能制造,和昕也接受辅导,在2017年底正式跨入航天产业、2018年成为台湾首家获得AS 9100 D:2016航空质量管理系统证书的分度盘制造商,恰好能符合航天认证从生产阶段就开始记录的要求,除了可用来预诊产品质量,后续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还能回头追溯数据并加以改善。
跨校跨系产学合作 培养自家专业管理人才
最后魏煜成强调:「产业真正的合作应该从信任开始,无论对于客户或培训员工都要展示本身强大的整合管理能力。」如他在创业阶段即曾与学研单位密切合作,但发现工研院、精密机械中心(PMC)的作用只能领进门,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培育的人才愿投入新领域研发,才能永续发展。所以和昕光是在2019年投入研发团队预算已达营收3%;且今年投入比例更甚于去年。
除此之外,和昕同时与工具机客户合作,跨系且跨校投资中兴、勤益、东海等大学,提案成立研发中心,以学习德国技职教育精神,缩减学生与企业接轨时间,让理论及实务互相验证、软硬件相辅相成,虽然彼此看似互不相通,中间还是存在脉络可循,有赖专业管理整合。
现在和昕也正搭配自家厂内加工机台,申请政府补助开发三轴加工中心机+转台的远程调校功能(Turner),以符合德国客户直接指定和昕,取代过去委由当地代理商负责的调校工作。为客户维修、调校不同品牌的卧式加工机转台,即使旧机也能发挥最佳效能,得以接触市场第一手信息,累积成为自家掌握Domain knowledge的优势。
魏煜成指出,毕竟欧洲客户不像美国市场以代理商为主,且在这波疫情过后,对于创新转型、提高效率的需求仍不减,五轴加工机势必成为主流,却都需要搜集反馈信息,才能知道卖给谁、或如何改善研发?进而兼顾End user与工具机厂商需求,使得双方愿意分享信息,促成产品更为精进、符合实际市场需求,避免落入削价竞争。
目前和昕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除了持续与欧洲客户合作淬炼技术,提供优质产品,积极争取瑞士在内的更多欧洲客户订单外;也透过拍摄宣传影片,为顾客深度说明产品的优异处与用法,维系好与既有顾客的关系。长远目标是希望能在欧洲建立起自有品牌,开启该公司下一个10年盛世;同时协助国内外客户,共创高科技机械的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