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智慧机械潮流推波助澜之下,周边零配件产业也从贴近使用者的角色向上延伸加值。 如震虎科技也为了解决客户加工现场的问题,从创业开始经营自有刀具品牌起家,逐步掌握镀膜丶涂层科技等关键技术;近年来更跨足开发自动化无人生产设备,以提供MTS管理服务,为客户与自家产品加值。
文 ◆ 特约记者 陈寰宇
对於向来诉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刀具制造厂商而言,不仅在传统大批量产时期,便称职扮演协助终端使用者,提高产能丶品质与机器稼働率的角色。即使现今因应制造业多样少量丶客制化生产趋势,迈向工业4.0目标,仍可藉其位居使用者机台与工件接触的最前端所累积的加工专业知识,持续精进生产流程丶产品品质;进而实践「以终为始」理念,改善刀具丶自动化设备设计制造,甚或公司组织变革。
率先在台湾推出完整刀具解决方案的刀具制造厂震虎科技公司(SPEED TIGER)创办人暨董事长李鸿武,自退伍後就业便开始从事整体式钨钢刀具制造,透过实地解决加工现场问题,了解到许多企业的开支经常浪费在各式各样不易察觉的细节处,一旦机器设备效率降低时,便容易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因此於1998年创业後便采购一部六轴工具磨床开始打拼,再陆续引进瑞士丶德国高阶刀具研磨机种生产整体成型式钨钢铣刀丶舍弃式刀片与自制机台;并以台语谐音的「真好」命名,期许成为最卓越的刀具制造厂, 可协助客户使用高效刀具,生产高品质与创新产品。进而投入发展自有品牌「SPEED TIGER」,其英文名称「Speed」便代表该公司将分别从交期丶服务等层面,发挥速度的优势决定胜负;「Tiger」则期许自家刀具品质,能如虎爪般强而有力。
起步创业维艰 走入品牌筚路蓝缕
适逢当时台湾贸易商亟欲摆脱国际品牌大厂抑制售价,李鸿武认为唯有品牌能掌握最大利润,确保永续经营。他说:「早年震虎科技主要为贸易商代工刀具,用来替代台湾内需市场的进口品牌,直到2004年之前约有90%客户皆来自贸易商OEM代工市场,在浊水溪以北市占率达70%以上。」所以从创业开始,他便以自创品牌为目标,也曾因此与代工客户冲突,在短短2年内营收,掉到只剩30%。
直到2001年首度扩厂之後成立国际贸易部 门,透过代理商通路开拓外销市场,终於慢 慢得到客户认同,如今自有品牌获利已占整 体营收85%以上,主力客户遍及汽车丶3C金 属外壳及模具加工产业,欧丶日金属加工市 场又占其中80%;2006年更在上海成立上虎 精密工具公司,开始导入ERP系统作业,主 要供应中国大陆内需市场。李鸿武说:「震 虎科技除了前15年以生产公制刀具为主之 外,近2年来也开始积极参展,开拓北美英 制刀具市场,2018年起更加入亚马逊电商平 台,以满足客户备库存需求。」
震虎掌握6力关键 藉工业4.0迈进下一个5年
为了满足客户交期要求,震虎科技共历 经5次扩大迁厂,持续扩增生产设备。李鸿 武进一步表示,其实公司自2014年起制定5 年计画後,便已纳入组织改革与人力发展方 向,旋即於2015年荣获磐石奖丶金手奖; 2017年营运中心落成後,还连续荣获2017丶2018丶2019年三届精品奖,及甫获得劳动部颁发人才发展品质管理系统银牌奖。李鸿武 也不吝分享该公司於软硬实力的6大优势, 包含:先进生产力丶领先研发力丶严苛品检 力丶弹性量产力,以及创新行销力丶全方位 服务力,逐步由刀具制造厂商跻身「切削领 域的技术知识供应者」。
其中「先进生产力」,系藉由该公司自制与引进德国丶瑞士丶日本等高阶研磨与镀膜设备,使得技术得与国际大厂同步。继2004 年正式走向品牌之路以来,李鸿武也先从瑞士添购高科技镀膜设备丶成立薄膜事业部,得以掌握关键涂层技术,打通刀具制造的最後一道关卡,才能解决过去委外镀膜厂有意隐瞒或不知如何解决,等到最後刀具出货前才发现状况等问题。
除此之外,自主开发的技术容易配合足够规模用量,可依不同刀具尺寸长短镀膜, 而不必受限於委外整批镀膜,更容易管控品质。继2011年第四度扩厂添购6台PVD真空镀膜设备,加上厂内共有75部研磨加工机後,重新定义更严谨的品质要求,并累积多 年来应用与验证进口材料经验,奠定了震虎科技「领先研发力」的基础。
在成为台湾首家自主整合研发刀具丶表面涂层厂商之後,震虎科技能依客户需求开发各种专用设计,带领同业从模仿走向自主研发之路;并加入电磁感应加热水冷机组丶 五轴研磨机等设备,降低客户加工时间与成本,导向节能及绿色加工,共取得29项国内 外专利。
如该公司 2018 年获得精品奖肯定的 400PLUS铣刀,便藉其整合刀具几何设计与镀膜涂层优势,经科学实验数据,找出最佳切削角度,大幅降低切削颤振;且在实机上线测试时,加入国外大厂品牌比较,说明不同角度设计差异所影响的切削效能,实现高 效切削及精加工的表面品质。搭配自主研发的真空镀膜涂层AlTiBN,比起一般AlTiN或TiN涂层耐磨耗更佳以,提升刀具强度与寿命,同时降低污染和使用者换刀成本。
另一款自制烧结机ST-3500则强调能支援不同材质丶品牌的烧结式刀杆,以避免受到刀具夹持系统影响,皆至少可维持3~5um加工精度稳定;并采用水溶性环保无毒冷却液循环冷却再利用,减少废水,能让刀杆冷却同时去除表面脏污与防锈,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比起国外品牌机种至少便宜1/2,降低了 客户采用烧结式刀杆的门槛。
加上经由自主设计品检表与国际同步的高精度检验设备丶自制刀具自动全检机等,可用来量测刀具尺寸丶外观,将公差范围缩小 到2µm,并在合格刀把上雷射打标,以实现 「严苛品检力」下的完善品质政策,满足客户需求与提高加工稳定度。
「弹性量产力」则除了传统标准化规模 批量生产外,现还加入弹性制造和即时生产 (just in time)理念,属於工业4.0基础,得 以因应目前客户打样丶设变越来越频繁,都 能用同一产线满足多样少量需求。李鸿武 指出:「工业4.0说穿了就是让供需平衡不 浪费,所以从制造端到消费端的距离越短越 好,越精准的就是赢家,该公司现也必须走 向快速接单快速制造。」
依他观察目前产业困境,主因在於这两 年来市场景气变动快速,包含终端智慧型手 机丶汽车需求下滑,难以像过去一次接到长 期大笔订单;加上面临全球竞争下的大厂垄 断丶国际贸易壁垒,又不利於传统经销商为主的通路模式,增加关税後将难与当地业者竞争。
李鸿武表示,随着低价低值丶质优价廉 的时代已经过去,客户经常设变也不愿备 库存,刀具商库存已非优势,甚至将成为包 袱。所以正从单一量大转型成为少量多样生产模式,更重视即时弹性制造能力,得以解 决客户急迫且重要丶未发生或未满足的问题,并提高生产效率。
「弹性量产力」则除了传统标准化规模批量生产外,现还加入弹性制造和即时生产 (just in time)理念,属於工业4.0基础,得以因应目前客户打样丶设变越来越频繁,都 能用同一产线满足多样少量需求。李鸿武 指出:「工业4.0说穿了就是让供需平衡不浪费,所以从制造端到消费端的距离越短越好,越精准的就是赢家,该公司现也必须走向快速接单快速制造。」
依他观察目前产业困境,主因在於这两年来市场景气变动快速,包含终端智慧型手机丶汽车需求下滑,难以像过去一次接到长 期大笔订单;加上面临全球竞争下的大厂垄 断丶国际贸易壁垒,又不利於传统经销商为主的通路模式,增加关税後将难与当地业者竞争。
李鸿武表示,随着低价低值丶质优价廉的时代已经过去,客户经常设变也不愿备库存,刀具商库存已非优势,甚至将成为包袱。所以正从单一量大转型成为少量多样生产模式,更重视即时弹性制造能力,得以解决客户急迫且重要丶未发生或未满足的问题,并提高生产效率。
强调客户优先 提供MTS顾问化行销服务
在软实力的「创新行销力」方面,震虎科技除了已透过专利商标丶品牌包装盒等周边商品,推广品牌与宣扬台湾文化;并藉着参展丶经营社群和通讯软体定期拍卖刀具,进军国内外刀具市场竞争;同时也利用该公司遍布全球40多国经销据点,培养专业加工 顾问团队,提升「全方位服务力」,透过该公司刀具应用研发中心,针对厂内设备提供性能分析丶新品测试丶竞争者分析丶刀具顾 问,包含经由生产履历查询,找出背後每批进料丶机台或制造工程师,自行控管产品风险;提出品质政策,可让顾客满意并持续改进;进而提供使用参数实测,快速解决客户各种加工难题;再将累积的专业知识贯注自动化设备,达成无人化生产目标。
李鸿武强调,该公司以秉持顾问化行销的精神服务每位顾客,与传统仅单纯产销刀具或设备最大不同,在於先透过密集访谈了解顾客使用痛点,再提供客制化解决方案。
「不希望让客户觉得只是用了一部自动贩卖机,而是能够深切体验到整体刀具作业流程实质改善。」
透过震虎科技打造的「刀具管理服务 (Managed Tooling Services, MTS)」,分别灵活利用与谨慎执行的5步骤:评估丶设计丶 执行丶管理和最佳化。不仅能协助客户将组织整体的刀具消耗管理服务最佳化,同时全方位掌握IT部门管理员工使用状况,兼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提升营运效益。
随着近年来制造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情况之下,TPS已成为不少企业管理的新课题, 李鸿武表示,该公司MTS不仅适用於大型工厂,还包含中小企业所需服务解决方案, 皆同样能达成企业零刀具库存需求,预防浪费,协助企业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并避免积 压流动资金,兼顾现场和帐务人员效率,满足组织内部的各种服务需求。
成立寅翊智造公司 为客户打造无人化生产线
考量库存已成为负担,震虎科技将致力生 产具备特色且消费者体验至上的极致单品, 该公司现也拟定下一个5年计画,立志从 2020年开始,逐步由刀具制造转型成为「智 能整合」的制造厂商。包含从6年前就开始 推动刀具应用研发中心转型,利用20年来累 积经验并结合市场需求趋势,投入研发自动 化生产设备,在2019年成立「寅翊智造公 司」,不仅解决目前震虎遭遇到的问题,也会是未来寅翊智造客户的问题。
李鸿武回顾他投入刀具产业20馀年以来, 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制造出更好的刀具。但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既有七情六欲,每天工作8小时随时都可能出现疏忽,而市面上的刀具研磨机械无论再先进,都难以 避免人为因素。多年来累积使用国外高阶刀 具研磨机种经验,也让他清楚知道该如何解决人力与管理问题,将之影响降到最低,从 而自主开发智能化机种。「先让机器变得更聪明後,将工件送上去加工,下来就是一个完成品,即使初次使用者也能体验并改善。 接着再打造无人工厂,有效减少物料丶人员移动,降低产品不良率与管理成本,让人更有时间思考重要课题。」
因此,所采取的策略也有别於现今国际大厂研发新机型时,专注於打造高精密设备,建构产线自动化的做法,不外乎仰赖工业机器人一站站搬运到下一个制程。但李鸿武认为这样不仅速度慢,且每次搬运都存在风险,因而希望藉着寅翊智造发展无人化ㄧ 站式生产的机器,导入全新制刀工厂,选择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解决客户生产上及管理上常会遭遇的问题,可针对精密治具丶医疗器材等不同产业加工需求,加装对应的模组化配件;另一方面更符合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避免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品质,从而节省更多人力,让生产更有效率。
目前已完成的第二代智能化刀具磨床, 除了具备一般生产方面的智能化,包含:切削丶加工制程与工序丶热应变与尺寸监控丶 远端监控等功能;可将刀具生产过程中的断 差机丶修砂轮成型机丶刀具成型研磨机丶检验机等多部机器工序一次完成,整合为一套 整线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因移动丶等待的 浪费之外;并赋予自动检测丶自动补偿丶混 线生产等智慧化功能,能7天168小时无人自 动化生产168款以上刀具,同时解决人员与 设备需求,第二代智能化刀具磨床於2019 年10月获得台湾精品奖肯定;然而,就算 机器做得再精密,若是没有优秀的操作人员 搭配,同样无法充份发挥效能。所以李鸿武 特别强调:「追求生产效率容易,最难的还 是如何贯注与客户同理心!」如他先前便曾 为了客户下班前临时交办打样3支刀具,也 不惜在满单状况下停机生产,让客户感动不已」。
因为过去台湾对於国外进口制刀设备的依赖度很高,若能结合既有成功经验,再透过 智能化设备解决刀具厂的困扰,将更可以证 明台湾机械业的价值。寅翊与震虎今後将走 向小而强丶小而精的方向全力以赴,在贸易 战後全球重塑供应链潮流下,避开国际大厂 挟资本优势进行压制性垄断,进而确立「以 终为始」的短中长期目标,於短期内提升 交期竞争力,将产品定位为买得起的高效刀具,先解决刀具厂现有问题。中期目标为落 实TPS智能精实生产,建构工程师团队,持 续发展全球经销据点。最终长期目标为实现企业愿景,成为刀具市场中华人品牌领导厂 商,藉SPEED TIGER品牌全球深耕,以协 助企业使用现代高效刀具,开发高品质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