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国际版限界与配合对於轴孔配合中有 一项孔之特别规则,即某一级之孔件与精一 级之轴件欲互相配合情况时(例如H7/p6与 P7/h6),基孔制与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之 间(馀)隙或过盈(渡)完全相同。亦即孔件上 偏差为轴件下偏差尚需加一个差值,即ES= -ei+△,而△表示某一级之标准公差与较前 一级标准公差之间的差值,亦即於间隙配合 或过盈配合适用,故得△=ITn-ITn-1。
文 ◆ 陈铭德
基孔制(Basic hole system)与基轴制 (Basic shaft system)配合时之轴件ei+ITn-1 =(-ES)+ITn,可得ES=-ei+△。或另一种 情况为ei-ITn=(-ES)-ITn-1,同样亦可得ES= -ei+△ 之关系式。此项规则适用於间隙配合 (Clearance fits)或过盈配合(Transition fits) 公称尺寸超过3mm之各直径分段中字母符号 为J丶K丶M丶N之孔件,且在IT8级以下各级者,及P至ZC之孔,而且在IT7级以下各级者均适用。
例如孔件20K7代表公称尺寸为20mm, K等孔第7级,其制造尺寸为多少?首先如查 孔件标准上偏差(J~ZC)半实用表,20mm座 落於18mm~30mm,得ES=-2+△µm,因国 际标准公差值IT7=21µm,而得△=21-13=8 µm,故上偏差ES=-2+8=6µm,又下偏差 EI=ES-IT7=6-21=-15µm,终得孔件20K7 之上下偏差(或制造尺寸)为20 mm,再对 照一般孔件等级之上下偏差(ES/EI)实用表(JS~K),D3mm) 之上偏差关系式 E S = -0.6D1/3+△,因D=(18X30)1/3=2.747mm,得 ES=-1.648+△µm,简化取ES=-2+△µm, 因△=21-13=8µm,得上偏差ES=6µm,又 因孔之下偏差EI=ES-IT7 = 6-21=-15µm, 终得20K7之制造尺寸为20 mm,获得验证。
致於轴件(小写符号)如为20k7,代表公称 尺寸为20mm,k等轴第7级,则其制造尺寸 首先查轴件标准下偏差(j~zc)半实用表,公 称尺寸座落於18mm~30mm ,得ei=2µm, 又轴件上偏差es=ei+ITn=2+21=23µm,而 得轴件20k7之制造尺寸为20 mm,对 照一般轴件等级之上下偏差实用表(k~t), D<500mm,符合。再如查各等轴之标准 偏差公式,得k4~k7之下偏差ei=0.6D1/3, k ≤ 3 及 k ≥ 8 级 , e i 均 为 0 。计算下偏差 ei=0.6D1/3=1.648µm,概略取2µm,又轴件 上偏差es=ei+ITn=2+21=23µm,而得轴件 20k7之制造尺寸为20 mm,再对照一般 轴件等级之上下偏差(es/ei)实用表(k~t), D<500mm,符合,亦再度获得验证。结论 发现轴件下偏差公式并无△项之因子,但孔 件则需△项因子做修正,这项差异可推想△ 项因子必经过许多机械轴孔配合的产品发生 问题之实务数据分析,经详细计算再简化而得到之结果,让设计工程师可简单计算或查 表,设计工程师不可不慎,对机械诸多前辈 苦心积虑而予克服,给予高度敬佩感谢。
在一般馀隙配合中,A~H孔件之下偏差EI 公差带(正值)相当等於a~h轴件之上偏差es公 差带(负值)。而孔件CD座别虽无公式可算, 然可以C与D之下偏差(EI)之几何平均数计 算,孔件EF及FG亦然。同理;轴件上偏差 ed丶ef丶fg三种座别,一样采取前後级之上 偏差(es)之几何平均数。
例如公称尺寸为160mm之D7之孔件, D等孔之标准下偏差EI=16D0.44,因D~G为 粗略区分,160mm落在120mm~180mm 之内,故D=(120X180) 1/2=146.97mm, 得EI=143.78µm,取145µm,其上偏差 ES=EI+ITn=145+40=185µm,得160D7之 制造尺寸为160 mm,再查一般孔件等级 之上下偏差实用表,得ES=185µm,EI=145 µm。而160d7等轴之上偏差es=-16D0.44= -143.78µm,取-145µm,其下偏差ei=esITn=-145-40=-185µm,得160d7之制造尺寸 为160 mm,查一般轴件等级之上下偏差 实用表,亦符合再度获得验证。
如在A丶B丶C等别之孔件,公称尺寸则 细腻区分为120mm~140mm;140mm~160mm;160mm~180mm三种,但到D~G等别 之公称尺寸则合并为粗略区分120mm~180 mm,设计工程师如采用相关公式计算时需注 意,如直接查上丶下偏差实用表亦可发现这种现象。
机械工程从业人员大多习惯於直接参阅 [设计便览]10c-1公差篇,但较少花时间进一 步了解内容之原委,个人之浅见研判JIS 之 Limits & Fits规范几乎全盘参考ISO之Limits & Fits规范,其优点是产品可直接贩售到欧 洲,因设计尺寸与几何形状规范与欧洲有共 同语言。换言之;日本如仍采用二战前自己 的公差规范,欧洲可能看不懂,甚至怀有鄙 视轻视之虞,立即对品质有疑虑,无购买 意愿。而ISO之20等级(IT01~IT18)与28等 别(A~ZC)均有其数学关系式,才能建构出 (20X28)2 =313,600种配合,惟独IT2/IT3/IT4 没有计算公式,但有说明可由IT1及IT5计算出。
对於ISO公差配合(Limits & Fits)版之规范 可进一步了解认识其精义样态,则於公差选 用与偏差做配赋时,有更清楚认知与信心, 协助设计时正确选用公差带,一次就对,避 免试误法浪费大量资源人力与宝贵时间,提 升品质丶效率与竞争力,增加获利。
参考资料
1.ISO 129-1 “Indication of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2004(E)。
2.ISO 286-1 “Basis of tolerances, deviations and fits”, 1988/2010。
3. ISO 286-2 “Tables of standard tolerance classes and limit deviations for holes and shafts”, 1988/2010。
4. JIS B 0401-1 ISO system of limits and fits-Part 1: Bases of tolerances, deviations and fits ,1998。
5. JIS B 0401-2 ISO system of limits and fits-Part 2: Tables of standard tolerance grades and limit deviations for holes and shafts ,1998。
6. CNS 4-1, B1002-1线性尺度之ISO公差编码系统-第1部:公差丶偏 差及配合基础,中华民国98/101年。
7. CNS 4-2, B1002-2线性尺度之ISO公差编码系统第2部:孔及轴之 标准公差类别与限界偏差表,中华民国98/1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