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路:人类、气候与文明的未竟故事
「我们的世界始终是个变异、变易的世界,毕竟只要出了伊甸园,光阴就会荏苒,时光终究递嬗。」
作者: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
译者:冯奕达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5/08/28

牛津大学全球史教授彼德.梵科潘(PeterFrankopan)最新力作,《泰晤士报》年度最佳历史书籍,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BBC、《纽约客》、《卫报》、《独立报》与《金融时报》的年度选书,深具影响力。本书被誉为「首部全面论述人类与自然世界关系的著作」,并「开创出一种新体裁:生态史诗」。
自然界在人类文明兴衰中从未缺席
火山、太阳活动与洋流的变化,都曾牵动着饥荒、战争与疫病。人类往往忽略自然世界如何形塑文化、革命与全球贸易,而传统历史研究也习惯以人类为中心。为此,梵科潘在书中重新审视气候变迁、极端气候与长期环境变化对历史的深远影响,挑战了简化的气候决定论,并致力于重建自然与人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描绘人类在自然影响与回应下,颠簸前行的未竟故事。
现在与未来的警示录
书中探讨地球从太初至今的巨大转变,梵科潘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存活于地球,不过是依靠极其微妙的气候平衡与偶然的幸运,人类这个物种出现极晚,其角色看似微不足道,却如「最后一刻才登门的粗鲁客人」。但他强调,改造环境的并非只有人类,其他物种也在改变、适应与演化中发挥影响。
书中回溯大氧化事件如何促成复杂生命、气候剧变导致的「雪球地球」时代,以及月球引力如何形塑地球气候、影响生物演化与繁殖周期,甚至可能关联到人类的行为与生理。他还记述了两亿五千两百万年前由西伯利亚火山爆发引发的「大灭绝」,导致96%的海洋生物灭绝。本书亦触及现代人类对环境问题的焦虑,从童年对酸雨的恐惧到车诺比事件的警醒。梵科潘相信,回顾历史是解决繁琐难题的最佳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前与未来挑战的起因,并提供宝贵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