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暨南專欄
台灣工具機產業導入智慧工廠 關鍵因素之探討(上)
台灣工具機產業導入智慧工廠關鍵因素之探討(上)
文 ◆ 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黃延聰 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 林志威
在當今的工業界,你可能會聽到「工業4.0」這個詞,這不是一場遊戲,而是一個引領著全球製造業的重要潮流。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智慧製造」和「自動化生產」。而台灣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更是受到矚目。
台灣在工具機出口方面可謂是引領者之一,工具機,就像是製造業的心臟,扮演著關鍵角色。隨著德國引領的「工業4.0」的概念出現,智慧製造成了現代製造業的主流。近年來,科技發展的速度驚人,我們試圖將各種先進技術如大數據、物聯網、和網際網路,融入到機械製造中,以創造出全新的「智慧工廠」。然而,這其中卻有一個挑戰,就是「精度」和「速度」,這兩者有時是對立的;例如,在生產過程中,我們既要確保產品的精密度,同時又要追求生產速度,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來實現最大化的利益,這成了智慧工廠的一大關鍵。
智慧工廠的概念其實很有趣,它將物聯網(IoT)、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融合在一起,讓整個生產過程更加智能化。這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還能節約成本、能源和資源。所以,越來越多的工具機企業紛紛開始導入智慧工廠技術,以迎合市場需求,保持競爭優勢。
工業4.0的浪潮中,智慧工廠的建設極為重要。而工具機在各個製造行業中,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全球產業趨勢和政策的推動下,工具機的智慧化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這意味著,工具機不僅要有高精度和高速度,還要具備感知、判斷、計算和決策的能力。它們可以監測自身狀態,做出自我管理和預測性維護,甚至根據不同的情況自行調整最佳的操作參數,預測產品的質量,最終建構出具有自我檢測能力的智慧工廠。
談到台灣的工具機產業,數據也告訴我們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根據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的統計,2022年,台灣工具機的出口金額達到30.23億,增長了8.6%。台灣的工具機產業也在全球排名第五,這充分展現了台灣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台中大肚山區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聚落,並建立起了完善的中小型企業集群系統,這樣的產業聚落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如表1)。

台灣的工具機產業自20世紀中葉起便積極發展,現在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已成為台灣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與半導體和面板產業並列,這個產業在機械製造領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不僅提供國內外市場各種類型的工具機,還為其他產業的製造流程提供重要的支援,更值得一提的是,台灣的工具機產值在全球排名中位居第七,出口產值則排名世界第五,反映出台灣工具機業者在國際市場上的卓越地位。這也凸顯了台灣製造業在創新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
然而,面對工業4.0和產業轉型的雙重浪潮,台灣的工具機產業也遇到了不小的變革挑戰,這個傳統產業正站在十字路口,需要跟上全球製造業的新趨勢和需求。工具機業者正在努力想辦法,如何把過去的經驗和技術融合到工業4.0的思維中,從傳統的機械製造轉變成更智慧和自動化的製造過程。
在這個新的環境中,工具機業者要開發更聰明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對更高效、更準確和更靈活生產的需求。這可能包括用數據分析、物聯網(IoT)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讓生產線能夠更快速地調整,提高效率。同時,工具機業者也得面對培養更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的挑戰,這可能會需要跟教育機構和培訓中心合作,確保有足夠的人才能適應這個新的製造方式。
引入工業4.0的理念和要素,成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這不僅是為了產業的發展,也是為了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的必然選擇。台灣作為工具機出口國的領先國家之一,也需要透過技術升級和創新,持續保持領先。(未完待續)
註:第一作者為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第二作者為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生,現為鼎仕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