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SNS

  • Facebook
  • 使用messenger傳訊給MAonline
暨南專欄
工具機下游中小企業廠商海外永續 經營模式 以昆山小型壓鑄配件公司 為例(上)
2022.11.07∣瀏覽數:901

工具機下游中小企業廠商
海外永續經營模式
以昆山小型壓鑄配件公司為例(上)


昆山三瑞壓鑄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戎

中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於1978年提出了 改革開放措施,主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因此,中國的經濟制度正式走向由計劃經濟 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上我國於1987 年開放兩岸探親,增強了兩岸人民的聯繫與 互動。

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可說是百廢待 舉,各項物資缺乏,人民貧窮,就業困難。 而當時我國經濟正值蓬勃發展,急需擴廠並 增加人力,我國因地狹人稠,土地取得不 易,員工薪資偏高,企業發展受阻礙,加 上中國政府在當時積極招商引資,並提出許 多租稅減免和土地優惠政策,引起台灣企業 的高度興趣,紛紛大舉西進中國,此情景在 1995年~2000年間達到高峰。也因為世界各 大企業將中國視為21世紀最大的世界工廠, 前仆後繼投資中國,由於投資速度過快,而 政府服務與人民對公司的歸屬感不夠,造成 員工流動率高,培養人才不易,公司人員不 穩定,因此無法有效率的生產,造成企業極 大的困擾。

中國因為兩岸人民同文同種,語言溝通無 障礙,加上廉價的勞動成本為誘因,一時間成為了台商海外投資的大本營。舉例江蘇省 昆山市,面積920平方公里,有註冊在案的 台資企業高達4000家,舉凡台灣食衣住行 的各項行業,無一例外均在昆山設有生產基 地。在產業高度集中下,因求職容易,員工 忠誠度不高,跳槽頻繁,為抑制此現象,不 少大型台資企業祭出高薪留人的方法,導致 人力成本日益增加,也增加了中小企業的生 存難度。另一方面因為各行各業大舉投產, 間接培養出當地技術人員,還有當地人擁有 在地優勢,與政府溝通,銀行貸款便利等等 因素,近年來本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 出頭,與外資企業競爭日益激烈,外資企業 在中國生存日益困難。本文將從現今中國投 資環境找尋答案,試圖解決此一困境。

舉例台灣三瑞零件製造機械廠原本為一 家從事壓鑄機械耗材的生產廠家,進入中國 市場的時間為2003年。當時的中國政府高 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口號來取代歐 美倡導的資本主義,然其實就是資本主義的 一種,社會主義可允許經營私人企業,擁有 私人財富等等。在當時中國經濟已經有一定 程度的規模,尤其是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東部沿岸省份更為發達,中國人民為了想 賺更多錢改善家鄉生活紛紛離鄉背井從內陸 省份移民至東部沿海城市找尋工作機會,因 應當時的求職環境下成立了許多的人力仲介 公司,讓企業招工方便,當下完全不缺勞動 力。但畢竟中國政府整體規劃並不完善,不 僅許多制度不健全,兩岸之間還具有高度的 政治風險存在,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型壓鑄配 件廠初期進入中國市場的策略就是以最少的 投資換取最大的利益,在台灣採購最傳統式 的機械設備搭配中國廉價的勞動成本製造生 產。

建廠完成後初期技術支持的方面是由台 灣母公司派員駐陸進行技術指導,對完全 沒有經驗的員工進行上課、培訓並實際示範 操作。營運初期效率低且不良率偏高,在當 下的時空背景客戶急需生產使用,品質要求 並不嚴格,加上各項生產成本偏低(舉凡原 材料、上游配套廠商、人力、水電、運輸等 等),造就練兵的好機會,前期的傳統設備加 上廉價生產力策略確實在當時創造了一定的 利潤。在後來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入中 國投資,加上中國政府提出所謂的”西進政 策”,鼓勵企業前進內陸投資,並提供租稅 減免政策的誘因,協助政府西部大開發,穩 定當地就業,如此,百姓就業更方便,不用 再離鄉背井,就近就能找得到好公司工作。 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也高喊”大眾創業,萬 眾創新”口號,鼓勵中國人民自主創業並提 供許多優惠政策,使得民心思變,受到總理 的口號感召之下並且利用各項優惠政策還有 本地人的良好關係紛紛自行創業,沒有人願意再為企業打工,一時間造成人才嚴重流 失,員工流動率偏高,再招工困難。企業為 了能夠穩定人員只能不斷加薪留住人才,卻 造成更嚴重的惡性循環,一時間演變成搶人 才大戰,員工薪資成本不斷增加,但素質良 莠不齊,生產產品不良率增加,製造成本也 增加,使企業經營難度增加,影響獲利,影 響企業生存。

如果針對海外企業就技術方面以及管理方 面的提升,進而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的。 就華東地區生產鎂、鋁、鋅合金壓鑄機械零 配件之製造廠,生產基地集中在中國昆山 市,公司規模並不大,員工人數大約50人上 下。由於生產之零配件均為客製化訂製且數 量不多,技術門檻高,無法大量使用自動化 設備操作,因此創業初期均由台灣本廠派員 長駐昆山技術指導。然因生活環境之不同台 幹無法長期適應中國生活,加上當地員工因 中國民情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致使員工流 動率高,留不住人才,時常導致產品質量不 一,造成客訴抱怨。

為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企業發展的瓶頸,昆 山與周邊地區的中小型壓鑄配件廠家透過內 部技術提升,採購數位控制機械設備,轉型 自動化生產;並且改由當地人管理當地人的 模式,提出員工入股和分紅的政策方法,降 低對人員的依賴與流動率,進而提高生產效 率、成品良率與人員穩定度,以期達到永續 經營的營運。是為企業在中國經營永續的方 法之一。(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昆山三瑞壓鑄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
逢甲大學110級經管碩士 (在學中)
台灣八一壓鑄配件有限公司 總經理
昆山耀彬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中華民國木球協會丙級運動裁判
台中市四張犁國中 109~110家長會長
台中市謝氏宗親會 常務理事
超馬跑者

台灣美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