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ner 2024 World Machine Tool Survey全球工具機產銷調查分析
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陳佳盟
全球市場總體觀察
Gardner Publication, Inc.於近期發布2024 年全球工具機產銷調查報告,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工具機市場的四大指標——生產、進口、出口與消費——普遍下滑,但這並非全是壞消息,也出現了值得觀察的現象。
今年報告涵蓋的54個國家中,生產值自883億美元降至834億美元,消費額則由851億美元減至800億美元。全球前十大消費國中有七國衰退(占全球總消費量接近70%),但其他八成以上國家生產仍成長,這似乎表示,隨著愈來愈多的國家尋求提高耐久財生產能力,先進製造業的多元化趨勢正在轉變,這既是為了國家自身利益,也是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2024年全球工具機產業處於多重挑戰與轉型契機交織的關鍵時期。回顧全年市場表現,整體需求呈現疲弱,全球主要工具機生產國多數出現訂單下滑、出貨放緩與營收成長停滯的情形。這背後的原因,除了長期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高外,亦與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國大陸市場低迷、美國高通膨與高利率政策延續,以及企業投資趨於保守等多重因素密切相關。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年,已不僅是一場區域衝突,更成為全球供應鏈與地緣安全重新評估的觸發點。歐洲國家為因應能源安全與戰略自主,積極推動產業回流與再工業化政策,進一步刺激對高階加工設備,如:五軸工具機與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中長期需求。但短期內,由於戰事尚未止歇,企業投資信心仍受抑制,導致歐洲整體工具機市場2024年表現偏弱。

2024年全球工具機產銷概況
2024年全球十大工具機生產國名單的整體趨勢和2023年一致。中國大陸仍以273億美元的產值位居榜首,其次是德國、日本、美國、義大利、南韓、臺灣、瑞士、印度和西班牙。在這些國家中,有9個國家的工具機產值下降,其中日本之產值和占比降幅最為顯著;唯一產量沒有下降的國家是印度,生產量還增加了8.5%。
消費方面,中國大陸、美國和德國,這三個國家仍是工具機消費的前三大,但接下來的就與2023年略有所不同。印度從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義大利和日本分別下降一位,位居第五和第六位。南韓和墨西哥與去年相同,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八。前十名的後段也發生了變化,土耳其從第十位上升到第九位,加拿大從第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位。印度、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工具機消費量增加,而名單上的其他國家則減少。

2024年主要市場觀察
中國大陸工具機市場主要仍受到內需市場表現疲軟等因素影響,呈現供需雙方都面臨挑戰的局面,使得產銷兩端皆呈現衰退;然而,電子製造與先進製造產業集群(如:東莞等地)轉型智慧製造,促進國內工具機產業鏈升級與出口擴張,構築未來整體的產業競爭力。
美國工具機市場呈現複雜且多變的態勢,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利率上升以及供應鏈挑戰等多重因素影響,生產、出口和消費皆呈現兩位數的衰退;整體而言,美國製造業持續轉型及投資意願受宏觀經濟影響,供應鏈調整及新興技術應用成為主要的波動因子。
德國工具機市場呈現接單年減與產值下滑、復甦遞延;俄烏戰爭持續等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投資意願,汽車及供應鏈產業景氣疲弱,產銷波動明顯。生產、進口、出口和消費等四大指標皆呈現幅度不小的衰退。
日本工具機市場,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升溫、原物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導致企業資本支出趨於觀望,工具機需求疲軟。生產、進口、出口和消費等四大指標皆呈現雙位數的大幅衰退。
義大利工具機可謂面臨嚴重挑戰,主要受國內投資放緩及需求疲弱影響,導致整體產銷面臨壓力,其中進口和消費呈現接近四成的衰退。義大利工具機暨自動化機械協會(UCIMU)甚至表示2024年的整體表現是近年來最令人失望的一年,僅優於2020年(疫情期間)。
墨西哥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下,近年憑藉近岸外包的優勢,吸引許多外國企業投資設廠,帶動工具機等設備的需求增長,墨西哥也逐漸成為全球工具機重要的市場;進口、出口和消費等指標皆呈現2~4%的成長。
印度等新興市場當地製造業加速發展,因此對工具機需求持續增長;此外,工業展會及政府對製造業的持續支持,也推動工具機產業進一步成長,帶動產銷活躍,因此印度工具機在生產、進口、消費等指標在本報告中皆呈現雙位數的成長。

2024年全球工具機進出口概況
全球進出口總額下降,進口金額從432億美元降至418億美元,出口金額則是從463億美元降至452億美元。
2024年全球工具機進口額排名前十名分別:美國、中國大陸、墨西哥、德國、印度、土耳其、越南、義大利、俄羅、法國。其中,墨西哥、印度、越南和法國的進口額有所成長,而其他國家的工具機進口總額則有所衰退。
2024年全球工具機出口額排名前十名分別:中國大陸、德國、日本、義大利、南韓、瑞士、臺灣、美國、西班牙和比利時。中國大陸、義大利和比利時的出口成長,而其他國家下降。
從宏觀角度觀察,幾個趨勢值得注意:印度和巴西的工具機生產和進口均較去年同期成長,而工具機出口則有所下降,這表示這兩個國家都在致力於工業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擴張。其他工具機生產歷年來較高的國家,即便國內需求有所下降,國外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中國大陸、德國和義大利的工具機生產和進口均有所下降,但中國大陸和義大利的工具機出口量卻是小幅增長,且德國的出口降幅也小於生產和進口的降幅。

市場方面,東南亞許多國家的工具機進口量顯著成長,其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的進口量均增加。泰國和越南的工具機生產和出口有所下降,而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的工具機生產和出口則有所增加。與2023年相比,這五個國家的工具機消費均增長了1億美元以上(泰國的增幅最高,與2023年同期相比成長超過3億美元),這表示該地區的多個國家對國內金屬加工抱有雄心勃勃的計劃。
在歐洲地區,德國、義大利、瑞士、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傳統的高生產和進口市場與2023年相比,這兩個指標都有所下降,但整個歐洲大陸的情況並非如此。奧地利、保加利亞、丹麥、芬蘭、法國、希臘、英國、挪威、波蘭、葡萄牙及烏克蘭等國家的工具機生產和進口均增加,其他幾個國家的工具機生產和進口也都有所增加。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芬蘭工具機產量增加了201.4%,葡萄牙成長了175.7%,希臘成長了111.1%。土耳其國內工具機生產和出口均大幅成長達到六成,但進口量下降導致整體消費量略為下降。
2025年全球工具機產業仍需面對不確定性的地緣政治與貿易環境,但隨著供應鏈重組步入新常態、先進國家製造回流趨勢鞏固,加上2024年低基期因素,預期市場有機會回到溫和成長軌道;然而對臺灣工具機產業卻是「承壓中求轉型」的一年。臺幣匯率劣勢、地緣政治導致主要市場出口受限,以及美國對等關稅等不利因素持續壟罩;在國際局勢仍不穩定的前提下,期許在政府提供相關協助下,業者更加快腳步強化自身技術能量、推動雙軸轉型升級與全球布局多元化,方能在逆風中找到突破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