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覽涵蓋自動化、機器人、3D列印、智慧模具、物流、冷鏈、雷射、流體傳動到機械要素等九大領域,呈現台灣在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的豐碩成果。
Intelligent Asia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AI驅動智慧製造轉型新紀元
文◆編輯部 劉宇萍

AI與邊緣運算成為智慧製造核心引擎
本次展會最顯著的趨勢是AI人工智慧與邊緣運算技術的全面導入。控制器及工業電腦廠商普遍展示即時機台監控、預測性維護、自動化加工參數優化與彈性排程等AI應用,讓機台具備自主預判與優化能力。而多數AI解決方案均透過NVIDIA平台完成,其中首次導入NVIDIA Jetson Thor應用的人形機器人模擬系統,推論速度比前一代產品快66%,大幅簡化從模擬到實體的落地流程,預示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加速。
機器人技術朝向智慧協作發展
機械手臂技術呈現三大發展趨勢,首先在安全協作能力提升方面,新一代協作機器人具備碰觸異物立即停機功能,確保人機安全互動;其次是AI視覺整合普及,內建AI視覺辨識系統,可進行精準定位、物體分辨等複雜任務;第三則是控制架構整合化,將AI核心運算、運動控制和安全系統整合於單一平台,改善傳統多平台架構延遲問題。
在應用層面,機械手臂已從傳統製造業擴展至服務業,包括冷凍食品產線、物流整理,甚至茶飲調製等跨域應用,顯示技術商業化程度持續提升。
虛實整合技術成為產業升級關鍵
面對地緣政治、關稅壁壘、碳稅成本等挑戰,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以虛實整合架構為本,串接機器人、數位雙生技術與管理系統,成為企業應對產線部署、人才短缺與跨域管理的重要解方。這項技術能根據工廠實際運作模式,提供更靈活、高效的生產模式。
多元化應用領域快速擴展
本次展會展現機器人技術從工業向服務業全面滲透的趨勢。在智慧製造領域,展會提供從機器手臂、協作機器人、工業電腦到AI系統整合的完整解決方案,應用範圍涵蓋生產製造、智慧物流到綠色節能。服務型機器人的商業應用包括接待迎賓、導覽引導、餐旅服務等,個人應用涵蓋智慧穿戴、個人載具、智能助理等,家庭應用則針對居家照護、清潔、保全等需求。專用型機器人在醫療手術、農漁畜業、國防安全、教育訓練等領域應用持續深化。
永續發展驅動綠色智造
因應全球ESG趨勢,AI驅動的能源監控及儲能系統成為展會焦點。廠商展示結合綠能的智慧化解決方案,協助產業邁向永續發展。特別是針對半導體等高潔淨、高可靠度生產環境的專用設備需求明顯增長。
預測性維護技術商業化加速
感測器結合AI機器學習的預測性維護解決方案日益成熟,能為客戶提供可預知的設備檢測,實現預防性維護,大幅降低停機風險,顯示智慧自動化基礎技術持續精進。
台灣智慧自動化暨機器人協會預估,AI機器人創新正帶動製造與服務業全面升級,台灣在此領域的產值短期內有望突破新台幣一兆元。透過政府政策支持與產業技術創新的雙輪驅動,台灣有望在全球AI機器人產業鏈中扮演更關鍵角色。
本次展會不僅展現台灣產業在AI浪潮下的轉型成果,更預告了智慧製造、人機協作與永續發展融合的未來藍圖。隨著技術商業化程度提升與應用領域擴展,台灣AI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