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於MA
/
English
/
簡中
關於MA
市場瞭望
封面故事
產業掃描
技術趨勢
精選文章
新品介紹
線上閱讀
客服中心
廣告刊登
雜誌訂閱
聯絡我們
EN
簡中
SNS
你今天想知道什麼資訊?
GO!
目前位置
首頁
精選文章
國際文選
國際文選
往天空及宇宙擴張的市場 把握景氣回升的機會
2022.07.15∣瀏覽數:962
往天空及宇宙擴張的市場
把握景氣回升的機會
航空器成長1.6倍、太空產業成長3倍
中長期成長值得期待
文
◆
桑崎厚史
出處
◆
生產財 2022.6
本次特集的主標題為「往天空及宇宙擴張的市場」, 把焦點放在遭受疫情衝擊的航太產業。航空器近來需求雖然低迷,但一般預測,到了2040年底將成長至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底的1.6倍。此外,太空產業的市場規模也可望在2040年成長至目前的3倍,火箭及人造衛星的零件加工需求將確實增加。就中長期而言,航太產業可說是成長可期。
表現最差的會計年度
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什麼產業?
或許很多讀者會回答是「航空器產業」。
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市首度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在瞬間擴散到了全世界。為防止疫情蔓延,各國中央及地方政府紛紛採取封城或限制外國人入境的措施,人流移動因而顯著減少,2020年、21年相繼出現航空公司停飛。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前總幹事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對航空公司而言)2020年是歷史上表現最差的會計年度。」各航空公司2020年度的營業額都表現低迷。不久前的去年9月,菲律賓航空也在美國聲請了破產保護令,相當於日本的民事再生。
「收益旅客公里(RPK)」是一項用於表示航空需求的指標,根據IATA統計, 2020年的RPK較疫情前的2019年減少了65.8%,去年則是較2019年減少58.4%,雖然稍有改善,仍尚未恢復疫情前的水準。國內線的需求已有起色,但國際線仍持續面臨嚴峻考驗。IATA預估,國內線與國際線合計的整體旅客數要到2024年才會恢復疫情前的水準。
四處尋求鈦材料
航空公司因疫情被迫重新評估新機採購計畫,航空器製造商及供應商也面臨困境,2020年有多家航空器製造商及引擎製造商決定減產。日本的三菱重工業也在同年10月底宣布擱置小型噴射客機「三菱SpaceJet(MSJ)」的事業化。量產初號機的交貨已因設計變更及工作計畫檢討等理由6度延期,在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型別檢定證的取得上也遭遇困難。再加上疫情影響,該公司於是決定擱置事業化。MSJ的開發大事記請見左下方表格。
身為主要供應商的日本重工業製造商及零件加工公司也受到了疫情波及。由於航空器產業訂單銳減,也有業者運用自家加工技術進軍半導體相關產業等其他市場。
設備投資的需求同樣受創嚴重。前一頁下方的圖表是日本工具機工業會發表的近5年來航空器產業內需訂單每月金額變化。到2019年中為止雖然持續上下起伏,但大致上仍呈現增加的趨勢,進入2020年後訂單則急遽減少。同年11月受到訂單取消的影響,接單金額甚至為負數。此後雖然持續回升,但回復步調較其他內需產業緩慢。
至於航空器產業的主要市場美國最近則開始傳出佳音,某中型工具機製造商的業務便透露引擎周邊產品出現了需求。牧野銑床製作所也在2022年3月期的決算短信中提到「引擎、國防、太空領域的美國航空器訂單可望增加。」
但當航空業克服了疫情難關,正要再度起飛之際,又遭逢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事爆發。俄羅斯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鈦材料製造商「VSMPO-AVISMA」,許多航空器製造商原本都是向該公司採購鈦材料及素形材,目前正四處尋求替代採購途徑,供應鏈混亂的狀況似乎將持續下去。
窄體客機將在2023年前後恢復水準
上述狀況雖然令人對前景擔憂,但也有樂觀的消息。提供航空器產業相關諮詢的ASK負責人川合勝義指出,「機艙內只有一條走道的窄體客機預計會在2023年前後恢復水準,引擎的需求也將增加。廣體客機大概要到2025年左右才會回到正常水準。」主要供應商目前也看準了窄體客機的需求回升進行設備投資,三菱重工在今年4月宣布,將擴張旗下的三菱重工航空引擎(總公司位於愛知縣小牧市,董事長牛田正紀)長崎工廠,強化引擎用燃燒器的產能。
除了短期回復外,中長期成長也值得期待。根據日本航空器開發協會所提供的資料,2040年底時全球飛航中的飛機數將達3萬8868架,較2019年底的2萬4015架成長1.6倍(見前頁上方),其中包括新增需求1萬4853架,現有飛機的替代需求1萬8641架,既有數量5374架。
若以地區來看,亞太地區佔比最高,為全體的39.3%,共1萬5273架,約為2019年底時的7686架的2倍。主要帶動需求成長的,是在亞太地區佔了45.5%的中國。一般預測,窄體客機的需求將會隨著中國經濟成長而上升。
美國波音與歐洲的空中巴士皆公布了中長期預測,雙方見解大致相似。
2040年將成長至120兆日圓
除了航空器產業,太空產業今後同樣成長可期。根據美國的摩根史坦利等機構的推估,太空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040年將成長至120兆日圓,約為目前的3倍。
太空產業可粗分為包括了火箭、人造衛星等的「太空機械產業」,以及將太空當作基礎建設運用的「太空利用產業」。雖然太空產業目前的主要市場在歐美,但日本也已開始認真強化太空產業。內閣府提出的目標是在2030年代前期將國內的太空產業規模提升為目前的2倍以上,達到2兆2300億日圓∼2兆2500億日圓。與製造業密切相關的太空機械產業則以達到6000億日圓∼7000億日圓的規模為目標。
由於火箭及人造衛星搭載了許多金屬零件,太空機械產業的市場若有成長,零件加工的需求也會增加。雖然太空常給人夢幻或浪漫等印象,但眼前的現實商機也正在擴大。
把握景氣回升的機會
製造業常將航空器產業與太空機械產業合稱為「航太產業」。從航空產業整體動態來看,雖然當前仍受疫情影響而呈現低迷,但中長期仍舊是成長可期的市場。
航太產業的主流是少量多樣化生產,而且對於品管及溯源性有嚴格要求,某些零件還需要難削材的加工技術。航太產業同樣無法迴避人力不足的困境,製程的自動化成了緊要課題。也因為這樣,對工廠自動化機械的使用者與製造商雙方而言,都是有機會創造巨大商機的市場。
本次特集將聚焦於這個成長市場的現狀與今後動態,並追蹤使用者與製造商雙方所做的努力。我們首先採訪了波音與空中巴士這兩大航空器製造商的日本法人董事長,請他們從各自的立場講述航空器產業的現狀與對於今後的預測、對日本供應商的期待等。另外還將介紹3間從事航空器、火箭、人造衛星零件加工的小工廠所面臨的挑戰。
在工廠自動化業界,我們選出了DMG森精機、三菱材料、三井精機工業(總公司位在埼玉縣川島町,董事長加藤欣一)的案例,瞄準各公司採取的具體對策進行報導。最後則整理出10大企業專為航太產業打造的代表性製品。
航太產業若能克服疫情及烏俄戰爭等危機,把握住景氣回升的機會,相信會有光明的前景,天空及宇宙還有廣大的市場等待開拓。
回上一頁列表
回首頁
MAonline 工具機與零組件雜誌